繼滑雪、露營飛盤、槳板之后,又一個中產戶外運動朝進入潮流人群視野。上月,北京第一家室內匹克球館開始運營,高亮宣傳點為「適合小白」、「風靡北美」。風靡程度堪比國外中產們的「廣場舞」。很容易想到,未來在小紅書上以「女生玩匹克球咋穿」的標題筆記將引領新的話題。什么是匹克球(Pickleball)?簡單來說就是用大乒乓球拍在雙人羽毛球場上,用類似網球的玩法打塑料洞洞球。但某些方面,它與廣場舞還有點神似。小球的「邦邦邦」噪音、和其他球類的場地爭奪……現在,居民區的投訴使得一些北美小區不得不要求「限流」,讓愛好者們只能在規定時間內玩匹克球。 GOFE運動時尚潮服展
比爾蓋茨在玩匹克球
這項草根運動為何能成為中產趕時髦必選?對于一個新興的運動,品牌又會有哪些營銷新動作?當這項運動有了火到國內的苗頭,這些是否會有不同?抱著這些問題,我們在北京首個推廣匹克球的球館 OPeNSTaR 打了一下午匹克球。
1965年,這項室內外都可進行、全民皆可參與的運動被發明時,曾因較低的運動量和器材價格(相比網球),被戲謔調侃為“老年人版網球”、“窮人版網球”。但近兩年它也沾上些貴氣變成了新的搖錢樹——比爾蓋茨、小李子、卡戴珊一家、艾瑪沃特森等人紛紛在社交媒體上分享玩耍過程、國際匹克球聯合會(IFP)還打算把這項運動推上2028年的奧運會……

當然,最具有金錢嗅覺的時尚品牌也不會忽略其中商機。當他們發現女孩們都穿著網球裙打匹克球時,便大聲疾呼“得有個性化的服裝把咱玩匹克球的和玩其他球的區分開來”。Fila、Nike 等品牌賣起匹克球服裝,也有設計師開始試著定義“匹克球裙”這個新概念(盡管下面這款看起來并不適合運動)。 GOFE運動時尚潮服展
時裝設計師 Norma Kamali 設計的匹克球連衣裙
為了讓這些“嗷嗷待售”的商品能賣出去,匹克球的活動包裝也不能含糊。就我們的體驗來看,年輕人渴望的松弛感算是被這個運動拿捏了。基本未接觸拍類運動的兩位編輯,通過戶外運動俱樂部預約匹克球體驗,需要一些心理建設。然擔憂問詢N個問題后,收到的回復令人驚喜——不僅不用買球拍和球,還可以有人幫拍照。
一人198,共計396,我們拿到了1小時教練+1小時自由玩耍的匹克球世界入場券,和我們一同因小紅書被吸引前往的,還有兩位女孩。去之后,進而發現這個運動的“非正式”和“休閑”屬性十分明顯,教練最關心的是咱們“玩不玩得起來”。如若你有小時在校隊訓練、準備體育考試之類的經歷,或許心中會有道深刻印象,屬于某個為技能目標而嚴苛至極的體育老師。但教我們匹克球的老師,似乎以宣傳“匹克球式”生活方式和趣味為核心目標。體驗課以老師介紹場地和裝備拉開序幕。匹克球場大小為6.1MX13M,與雙打羽毛球場相同。因為1965年匹克球的發明契機,就是發明者想和家人一起在羽毛球場上玩羽毛球,結果沒找到羽毛球,不得不換拍換球玩。但我們所在的場地在分隔畫線上有些差異,許是擔憂匹克球的國內市場還不夠熱,這家場館同時運營兒童網球的項目。故以實線畫出兒童網球場,虛線補出匹克球球場。
圖源:維基百科
OPeNSTaR 球館塑料匹克球的洞在26-40個之間,重20余克。匹克球拍像大點的乒乓球拍,也像國外那種放熟食的砧板。據老師示意,我們手中的球拍是國內廠生產,國外品牌貼牌銷售的。當然,也有品牌走了出去。比如浩方集團和東莞碳素纖維板制造商明軒打造的匹克球拍品牌 Niupipo ,它已是亞馬遜美國站匹克球拍類目BestSeller榜單的常客。這品牌的誕生地也絕非偶然,老師邊揮拍邊向我們介紹,早在前幾年,廣州、深圳、大連等沿海城市就在推廣匹克球了。就在前段時間,2月11日,首屆粵澳橫琴匹克球親子賽剛剛落幕。不過北京匹克球圈子的起步晚,場館 OPeNSTaR 二月才開始運營推廣匹克球。但據老師言,他們正“野心勃勃”地想把匹克球賽事搞起來。
Niupipo
年輕化,是匹克球的一個新特征。2021年美國匹克球協會數據顯示它還是個老年運動,核心玩家的平均年齡在47.5歲,其中65歲以上的玩家占三分之一左右。然而現在,增速最快的年齡段在18-54歲。 它會被一些戶外俱樂部包裝成新潮運動,吸引我們這樣泡在小紅書上的女孩,也會被揉進上文提到過的親子賽事進行推廣。在匹克球氣息較濃的深圳,甚至有了針對毛孩子家長的“寵物匹克球”活動運營。
而當運動到1小時左右,我們也意識到為何這個運動能在疫情期間迅速風靡,成為品牌們的新寵,進而推廣向年輕消費者。一是上手很快,兩小時的練習足夠讓兩位小白發出幾個像樣的球,打上幾個來回。二是運動強度比網球小很多,還可以戶外玩,適合疫情時在小院公園消遣。三可歸到名人效應。對于匹克球略有點復雜的記分規則和爭奪發球權規則,初學時的卡戴珊一家和我們一樣懵,但不妨礙玩得開心。 GOFE運動時尚潮服展開心的結果表現很明顯。課程結束后就有女孩前往前臺咨詢匹克球長期課程費用,而組織我們前來的戶外運動俱樂部也去那開始談更多的合作。
只要能賺錢
潮流會走向任何地方
雖然匹克球能不能在國內火起來還是一個未知數,但北美去年的參與人數翻了幾倍給足了市場信心。畢竟后疫情時代經濟下滑成為顯學,能夠找到這么一個“藍海”自然足夠讓資本癡迷。就拿核心單品來說,塑料制的匹克球除了聯名很難再把價格提高多少,可球拍的制作卻大有學問。在我們體驗中,教練使用的碳纖維球拍國內生產,價格在5-600元左右,“國外的匹克球拍主要都是國內生產,然后運到國外貼個標就可以翻倍了”,教練指出,“就拿我這款來說,國外怎么也能賣個千百塊。”而我們使用的則是100元左右的PP塑料球拍。兩款球拍對比使用后,似乎除了更輕便以外,我這個小白還感受不到其他差別。
無論是1000還是100,匹克球的球拍都算不上便宜。因此,背后的市場也更加有利可謀。根據《匹克球拍市場報告》,2021年全球匹克球球拍市場規模估計為1.528億美元,預計到2028年能有2.561億美元。目前的全球主要制造商包括Escalade、Paddletek、Selkirk Sport、Pickleball Centra等。
單單是球和球拍還不足支撐“匹克球經濟”,服裝似乎更加受到品牌青睞。根據Technavio的最新數據,截至2026年,匹克球球服市場預計將增長6.803億美元,僅在2022年就達到了9.4%。相比于球拍在2028年才能到達的2億市場,匹克球服裝的生意顯然更能打動品牌。
品牌們不會錯過將任何一個運動變得復雜、奢華、有個性的機會。正如去年的流行的飛盤、陸沖、露營等小眾運動,除了這些運動越來越受歡迎,還帶火了許多穿搭,通過創造了許多分不清楚的core和名人同款,讓年輕人心甘情愿地為潮流買單。
當然如果匹克球穿搭能成為一種潮流的話,那就更好了。因此,匹克球一進到國內就被打上了“中產”的標簽,用比爾蓋茨等富人做噱頭,似乎在暗戳戳地告訴年輕人,“雖然這輩子你做不了富人,但是來打匹克球吧,也可以感受一次富人的快樂。實在不行來個同款穿搭,最起碼意味著你了解這種生活方式。”
圖源:《了不起的蓋茨比》現在,各個售賣時尚或者生活方式的品牌們已經開始在匹克球服裝上試水了。阿迪達斯的網站上專門設置了“匹克球”分類,主要銷售球鞋、polo衫和背心;Fila有匹克球圓領服、荷葉邊短褲;Marks & Graham有匹克球袋;J.Crew推出了匹克球專用運動服;就連靠著賣女性瑜伽褲一路走紅的Lululemon也來簡單參與了一下,雖然產品分類中沒有出現“匹克球”,但也在出售非常相似的服裝。針對女性消費者而言,現在品牌們集中發力的是匹克球裙。其實你很難分清楚這種裙子和網球裙到底有什么差別。《紐約時報》指出,匹克球裙和網球裙的不同之處主要是:“相對于網球裙的連衣式,匹克球裙是分開的,露臍裝,更短更活潑。”77歲的美國時裝設計師諾瑪·卡瑪利 (Norma Kamali) 為自己品牌2023 年春季系列設計了一件命名為“匹克球裙”的衣服。根據她描述,這件“超迷你”連衣裙是一種緊身無袖款式,內置緊身連衣褲,裙擺長度剛好能蓋住屁股。匹克球裙的顏色總是非常明亮和大膽,這或許和球員的經歷有關。許多球員生于嬰兒潮,他們經歷過80 年代的黃金時期,匹克球又給了他們再一次回到球場的機會,“所以有一些人傾向穿活潑的衣服來表達對這項運動的熱情,許多衣服融入了霓虹燈和其他飽和色,讓人回想起 80 年代的風格。”職業匹克球協會巡回賽女子單打排名第一的匹克球教練兼球員西蒙娜·賈爾丁指出。時尚圈還把匹克球和復古緊密結合在一起。穿上輕薄的匹克球裙,在海邊的沙灘拉個網打幾輪球,雖然不知道能不能給消費者編織起青春活力夢,但是時尚圈認為這樣一項結合了復古、老錢和活力的球類運動是把buff疊滿了。這是“一個萬無一失的成功公式”,《GQ》時尚編輯Yang-Yi Goh認為。這樣的成功是對品牌還是消費者?相比于和網球沒什么差別的匹克球裙,我們真的需求這樣一種專門的穿搭嗎?不知道從什么時候起,每當一種小眾運動變得流行時,就會出現相應的潮流穿搭。就拿去年大火的飛盤來說。《2022年輕人新潮運動報告》顯示,飛盤超越了滑板和騎行,成為最受年輕人喜愛的新潮運動。憑借著低門檻、易上手、強社交屬性,飛盤吸引了大量年輕女性的參與。在小紅書上,穿著瑜伽褲和緊身衣,曬出運動照的女性玩家,成為了當時的潮流。 GOFE運動時尚潮服展《每日人物》認為,“飛盤帶火了瑜伽褲。”除了玩飛盤之外,瑜伽褲走出了健身房,開始出現地鐵站、辦公室內,成為常見的生活與通勤服飾之一。也就是在這種契機下,售價上千的Lululemon瑜伽褲成為中產女性的“必備神褲”,2022年7月,Lululemon以374億美元的市值超過了阿迪達斯,一躍成為全球運動品牌第二位,僅次于耐克。但目前國內飛盤行業除了售賣以外再無其他,商業化模式單一,靠著網紅和時尚的標簽,很難突破小眾有持久發展。還有滑雪。我們曾經寫過一篇有關snowcore(雪系時尚)的文章。受到冬奧會和潮流的影響,滑雪現在越來越受到年輕人的喜愛。與之同時走紅的還有雪系穿搭,這種風格最開始是為雪上運動服務的。但隨著滑雪裝備的設計感不斷加強和潮人的加入,這種“為了在冬天也不顯得臃腫、在視覺保暖的基礎上增加露膚感”的穿搭開始脫離滑雪,走進日常,成為營造冬日氛圍感的重要元素。“snowcore的每個構成單品都有標志性的品牌”,例如那雙在泫雅經典冬日造型出現的雪地靴就是Moon Boot(月亮靴)。而與戶外運動有關的潮流是Gorpcore(戶外風潮)。徒步、登上、露營這種前幾年被中產壟斷的戶外運動,在最近幾年社交媒體的影響下,開始成為一種潮流。根據去年10月谷歌搜索的數據,Gorpcore的搜索指數攀升至歷史峰值,幾乎是8月的2.2倍,較5月更是增長614%。
圖源:小紅書@朱雅菲是小泡飯“如果你住在像紐約這樣的城市,喜歡露營但是一年只能參與兩次,那么穿上它們等同于插上一面表達這一態度的旗幟,即使你從來沒有切實體驗。”設計師Justin Sloane指出。這種“消費旗幟”盤活了北面The North Face、哥倫比亞Columbia Sportswea以及中年三寶的始祖鳥。可以看到,雖然無論是飛盤、露營還是今天的匹克球,我們都很難解釋,是相關穿搭帶著運動讓更多消費者熟知,還是因為有了運動才創造了穿搭。可是為什么每一種流行運動都要有專門的dresscode?“只要有觀眾,只要有賺錢的機會,時尚就會走向任何地方,”Goh說。“前段時間大火的概念是NFT,從地下街頭服裝品牌到高級時裝公司,沒有人愿意錯過這個風口。而現在,匹克球成為現在發展最快的運動之一,那么時尚界試圖趕上這股潮流只是時間問題。”可是對于普通消費者來說,我們真的需要這樣的專門穿搭嗎?雖然生產匹克球裙的品牌強調這款裙子更活潑更獨特,可是這樣的描述無法掩蓋真的和網球裙沒什么差別的本質。畢竟,單單看匹克球,它也和網球有著同源關系。因此,NPD集團副總裁兼體育高級行業顧問Matt Powell表示:“在制造網球服裝和匹克球服裝時,生產要求基本相同,但品牌們現在可以利用匹克球的市場熱度,塑造消費者認同感。”
一些常規的網球裙穿搭所以說這些“專門賣給女性”的產品概念想賣給女性什么概念?運動得更舒服?還是隱藏在蕾絲花邊或者明亮色彩后面的“粉紅稅”?品牌們把鞋子設計得越來越好看,在尺碼上更加適合女性的腳,卻又在運動上通過一雙小小的運動鞋把女性隔開。
“在更激烈硬核的運動上,缺乏專為女性設計的影子——那些女性專屬鞋跑長一點都不太行。”例如2016年阿迪達斯推出了女性跑鞋 Pure Boost X,擁有當時被稱為“Boost泡沫鞋底”的黑科技,但是這雙鞋也沒法跑很遠。Puma 鞋類創新經理 Laura Healey 也曾承認他們在女性專屬運動鞋性能上的缺位:“從性能鞋的角度來看,大部分研究都是針對男性進行的,所以在很多領域,我們還不知道女性需要什么。”故而只能先從尺碼腳型入手。可以看到,這些試圖通過運動售賣穿搭的品牌們,在女性生意上,經濟價值似乎遠高于適女。更別提這些打著女性的生意,女性消費者買單,最后還要落得一個壞名聲。和去年飛盤一起爆紅的概念還有“飛盤媛”和“山媛”。年輕女性穿著瑜伽褲凹造型的照片被指擦邊,部分專業玩家認為,這樣的擺拍照片讓山系運動文化變得不那么單純。不過潮流并不會擔心女性被不被罵,只要把錢賺到口袋里就好了。而在匹克球尚未大規模流行的北京,訓仔和嘴嘴穿著校服式運動服打匹克球,也能獲得樸素簡單的快樂。對于運動的dresscode,我們真的不需要那么多。■ GOFE運動時尚潮服展文章來源:精練GymSqu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