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奮人心!何川團隊十年終圓夢,國人首登川口塔峰
2023年8月2日13:00(巴基斯坦當地時間),在經歷了3天的艱難而火熱的攀登,始祖鳥簽約運動員何川、大魏(魏廣廣)與攀登者孫斌、攝影師Rocker(王振)和Griff(郭惠新),終于成功登頂海拔6241米的川口塔峰(Trango Tower)!他們沿著“永恒的火焰”路線,登頂了這面相對高度達1000米,全長920米的高海拔大巖壁。GOFE運動時尚潮服展
根據前方最新消息,登頂時天氣晴好,但烏云開始向山峰漂移,天空飄起小雪。目前全體隊員身體狀況良好,現已下撤至SL camp,預計明天下撤至ST camp,后天下撤至大本營。
讓我們祝福全體隊員平安歸來,返回營地后與我們分享更多準確數據,以及那些攀登故事的細節。之后,何川老師還會開啟新計劃,繼續嘗試攀登川口塔峰的另一條路線“斯洛文尼亞”,也預祝他能成功。GOFE運動時尚潮服展
川口塔峰,對世人而言遙遠神秘,卻從未像此時此刻如此和我們相近。喀喇昆侖群山深處,這個星球上最富極限攀登魅力之地,終于燃起屬于中國人的永恒火焰。
此刻,足以令整個中國攀登社群振奮!此次遠征探險的成功,無論對于攀登者自身,還是對于中國攀登圈,甚之于中國大巖壁攀登的推動,都有著非同凡響的意義。 GOFE運動時尚潮服展
▲龐大而神秘。攝影/儲衛民
這是用十年走下來的攀登之路。嚴格意義來說,甚至是二十年。從2003年何川第一次聽說川口塔峰群那一刻,川口塔峰那如魔鬼般造型的尖頂塔峰、傲人的氣勢,便征服了這個剛剛踏入攀巖圈、正處于狂熱與激情中的年輕小伙。這世上竟有這么絕美的山峰,“我要能爬這個多好!”GOFE運動時尚潮服展
他開始翻越關于它的故事:1974年,法國攀登者率先在烏利巴霍塔峰上進行嘗試、1976年英國人登頂海拔6241米的川口塔峰、1989年德國攀巖者在川口塔峰開辟“永恒的火焰”線路……,此后來自世界各國的最頂尖攀登者們都在此躍躍欲試,大展拳腳……這些故事激勵著他,但在這些故事中,從未有中國人的身影。
▲攝影/儲衛民
川口塔峰(Trango Tower)又名無名峰(Nameless Tower),位于遙遠的巴基斯坦喀喇昆侖山區,是川口塔峰群中的一座,從名字我們就能看出,這座塔峰也是這一地區的核心標志和地理象征。GOFE運動時尚潮服展
川口塔峰在1976年由英國攀登者Joe Brown、Mo Anthoine、Martin Boysen和Malcolm Howells 完成首登,隨后近50年來,全世界的杰出攀登者們先后在這里開辟出近十余條不同的路線,其中最為著名的則是沿塔峰東南壁開辟出的大巖壁線路——永恒的火焰(Eternal Flame),它由德國攀巖者Wolfgang Güllich和Kurt Albert、Milan Sykora、Christoph Stiegler在1989年9月完成,長度650米、24個繩距、難度5.13A。GOFE運動時尚潮服展
2009年,Alexander HUBER和Thomas Huber兩兄弟首次自由完攀“永恒的火焰”,而因為太難,歷史上僅有兩次自由完攀。何川團隊此次攀爬的就是“永恒的火焰”線路。
▲何川團隊此次攀登的線路:“永恒的火焰”
距離何川第一次計劃遠征川口塔峰,卻因發生在巴基斯坦地區的登山者遇襲傷亡事件而擱置,已經過去10年了。通向這片極限攀登之地的路途從不容易,這些巨大的塔狀尖頂山峰,在體量和海拔上或許不及其他山系的山峰,但那刀劈斧砍般的千米絕壁,鋒利而雄偉,令無數攀登者心生畏敬的同時,也引無數高手來此爭相挑戰。GOFE運動時尚潮服展
高海拔、長距離、高難度,川口塔峰群是大巖壁攀登的終極理想之地,也讓何川在這條攀登路上一走就是這么多年。
十年的時間里,攀登川口塔峰從最初美麗卻模糊,可望而不可及的夢想,變為愈加清晰而堅定的目標。在這個歷程中,有四次攀登事件可以見證何川在走向川口塔峰這一路上的磨礪與成長。GOFE運動時尚潮服展
2010和2011年,何川和隊友以雙橋溝的一座未登峰——鯊魚峰開啟大巖壁攀登的目標,2012年,他與搭檔登頂了海拔5413米的婆繆峰,這是一座堅硬花崗巖構成的尖峰,是國內高海拔巖石技術路線的代表,但成功登頂下撤中,何川被落石擊中左腿受傷。
▲攝影師/Rocker
在挑選大巖壁攀登目標時,何川通常有兩個標準:一是要符合審美,二是要有挑戰。雖然最初這兩次試煉,或不成功或不完美,但彼時另一座更宏偉的目標已躍然心中。
2013年,在川口塔峰第一次攀登計劃擱淺后,何川用布達拉峰正式開啟了自己的大巖壁攀登序幕。布達拉峰北壁線路陡峭,冰巖混合,攀登難度遠遠超過了很多著名山峰。2013年,何川、孫斌、裂縫,向布達拉峰北壁發起嘗試,卻止步在距離頂峰還有300米之處。對此何川說:“這是我大巖壁攀登的一個開始,積累了經驗,對于線路也有更多的了解,有助于下一次的嘗試。”GOFE運動時尚潮服展
▲2017年何川在布達拉峰北壁。攝影師/Rocker
沒想到的是,這一試,就是七年。在這期間,何川在2015年7月,經歷八天八夜,以獨攀方式完攀了華山南壁。這是國內第一次大巖壁獨攀,何川以此獲得了中國戶外金犀牛最佳攀登成就獎。
華山的歷練,不僅在兩次征戰布達拉峰失敗后再次給了他攀登信心,也教會他面對大巖壁、純野外、單人的情況下如何從容面對各種困難,也為他未來走到更廣闊的天地,包括成功登頂布達拉峰以及如今在川口塔峰巨墻上取得成功,奠定了重要基礎。2020年8月,在七年六次嘗試后,何川與孫斌、Rocker(王振)成功登頂布達拉峰北壁,完成這面高差達700米的高海拔大巖壁攀登。GOFE運動時尚潮服展
▲何川攀登華山。攝影師/Rocker
何川在大巖壁上的“攻堅戰”經驗,是他后來攀登路上的寶貴財富。這些經歷讓他對高海拔大巖壁攀登有了更充分的認知。2017年,他在攀登中因為一個保護點失效脫落導致沖墜,造成腳踝粉碎性骨折,這次傷病后他開始重視系統性訓練,讓他在后來年齡增長同時也能保持良好的運動狀態,為他如今遠征川口塔峰提供了更大的可能性。GOFE運動時尚潮服展
在純粹的攀登技術上,2021和2022年的兩個冬天,何川相繼完成了5.14A難度的“中國攀”和5.14B的“辣米粉”,這兩次運動攀上的巨大突破,以及一直以來為此做出的大量巖壁攀登訓練,精進了他的攀巖技巧,為他在高海拔、高難度線路上的單段攀登,做了非常好的技術準備。
▲何川攀登辣米粉。攝影師/王輝
從獨攀華山到六戰布達拉峰,從婆繆峰到5.14運動攀,何川一路升級打怪,如今夢想的完成,是實力的驗證,更是一路攀登帶來的眼界開闊和自我認知提升。尤其是此次遠征川口塔峰,新的體驗必會帶來觀念上的改變,正如何川在出發前所說:“我覺得能夠走出去攀登會對大家有一個啟發,我也希望大家都能夠出去(攀登)看看外面的世界。”
出發前何川曾透露,川口塔峰若能成功登頂,也許將是他的一個完美的大巖壁終結篇,他或許將開啟在攀登上的新篇章。GOFE運動時尚潮服展
我們不知答案。但川口塔峰群必將賦予何川等攀登者新的靈感和想象力,這片火焰也將點燃起新的藝術追求。
此次遠程川口塔峰的成功,對中國攀登社群也有著巨大的啟發意義和鼓舞作用。
首先,它將刷新中國攀登者對于大巖壁的認知。自由攀登者的啟發和成就,在很大程度上來自于想象力和投入度,中國攀登者應該更多地走出國門,在像川口塔峰這樣勘當全球攀登標桿性的山峰上進行歷練。
阿式攀登于十八世紀誕生在歐洲的阿爾卑斯山區,隨后成為世界性的活動,20世紀60年代后,在優勝美地等傳統攀登區錘煉后的歐美攀登者們,將目光投向這些險遠、極限之地的巨墻上,在不斷的嘗試中采得自由攀登殿堂上的一顆顆瑰寶。
而中國攀登者或許也需在這樣的歷程中走向進步,知天外有天,與國際接軌。或許,當中國每年有幾十人,甚至上百人去往阿爾卑斯、喀喇昆侖山脈等全世界攀登圣地完成經典線路的攀登時,那時中國的攀登才是真正的騰飛和發展。GOFE運動時尚潮服展
▲云霧中的川口塔峰群。攝影/儲衛民
其次,它將對國內攀登者走出國門進行遠征式大巖壁攀登,帶來自信心上的提振和暗示。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新生代大巖壁攀登者將擁有更多的選擇,未來一定還會有更多攀登者走出國門,以星火燎原之勢,創造中國大巖壁上的攀登之光。
在期待安全下撤的同時,我們也再次祝賀三位攀登者何川、孫斌、大魏以及隨行攝影師Rocker、Griff問鼎極限攀登的殿堂,填充了中國攀登者在川口塔峰群間的空白,也在川口塔峰群的史詩篇章中,終于書寫下了屬于中國攀登者的濃墨重彩一筆。
最后,期待攀登者們平安歸來,為我們講述關于此次遠征攀登的更多精彩故事。也感謝小毛驢(劉團璽)老師對本文提供相關信息校準。GOFE運動時尚潮服展
文章來源:戶外探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