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A總決賽萬眾矚目,「中國品牌德比」同樣愈演愈烈——361°簽約的阿隆·戈登、李寧旗下的吉米·巴特勒雙雙閃耀,把終極決戰中的中國品牌故事,推向了最高潮。
從2009年至今,這已經是連續15年,NBA總決賽對陣雙方中,至少有一位國產品牌簽約球員。
這其中的13年里,國產品牌都亮相了總決賽舞臺——除了2020年李寧陣營的哈斯勒姆、2021年安踏Z勢力戰隊中的伊托萬·摩爾二人都未能出場以外,從2009年匹克攬下湖人隊的武賈西奇到托尼·帕克2014年助馬刺奪冠,匹克代言人連續6年奪得總冠軍,再加上安踏在2015年簽下克萊·湯普森8年5進總決賽,以及如今的「中國品牌德比」,國產品牌已經成為NBA總決賽中一道不可或缺的光芒。
在漫長的時間長河里,這個紀錄不僅是國產品牌對海外頂級籃球賽事的向往與押注,更意味著國產品牌不斷受到認可,以及運動裝備制造業快速發展的一個時代。

過去幾年,國產品牌球鞋在NBA季后賽的舞臺上頻頻出鏡,經歷了疫情之后,今年季后賽則是新的畫卷,國產品牌代言人矩陣不斷擴大。尤其是NBA總決賽中出現「中國品牌德比」,巴特勒、戈登這兩位首發核心球員擔任代言人的情形,是疫情之后國產品牌的又一高光時刻。剛剛結束的上賽季,6家國產品牌共有10人進入到季后賽征戰。其中頭部兩大品牌李寧、安踏各有3位代言人,湯普森和盧尼、丹吉洛·拉塞爾,本身表現不俗且身處勇士、湖人這兩支國內關注度極高的球隊,巴特勒更是「黑八」后率隊進總決賽舞臺,一時間風頭無兩。而奮起直追的361°,旗下2位代言人都作為先發球員閃耀季后賽舞臺。此外,匹克、特步和準者也都在季后賽找到了自己的一席之地——尤其是角色球員,占據了這份名單的半壁江山。這些球員在實力層面可能不算頂尖,但他們普遍都身處頂尖球隊,并且有超巨隊友,這對于運動品牌的直播露出、球迷關注度和美譽度而言是一種加成。GOFE運動時尚潮服展運氣好的話,這些球隊一旦在季后賽中走得更遠,品牌同樣能隨之登上更大的舞臺,這比起簽約聯盟前五十的球員來說極具性價比,尤其是那些渴望表現的角色球員,他們的未來表現對于品牌來說意味著一次「刮獎」。如今來看,準者顯然是中了頭獎。雖是21年的落選秀,里夫斯僅用兩個月就拿到了正式合同,此后在詹姆斯、戴維斯身邊獲得了海量的關注和成長,今年季后賽更是大放異彩,多次挽救球隊,270分還創現代選秀時代(1966年起)以來落選秀單季季后賽得分第二高的紀錄。雖然湖人隊止步西決,但準者的好運還在繼續。里夫斯已經承諾參加美國男籃,今夏將征戰國際賽場,在22年4月與「村曼巴」簽下了多年合同的準者,已經確立了未來品牌的招牌代言人。威金斯同樣是一個典型。他在簽約匹克之后不僅成為全明星首發,更是隨隊殺入總決賽并成功奪冠,只可惜換標風波讓他與匹克都陷入了被動。匹克隨后簽下了征戰WNBA的李月汝和話題度頗高的何塞·阿爾瓦拉多,后者在今年全明星新秀賽上投進絕殺并當選MVP。去年季后賽中威金斯隔扣東契奇,但可惜他并未穿著匹克球鞋然而,并非每一次「刮獎」都能奏效。特步在臨近季后賽簽下湖人隊馬利克·比斯利,可惜表現不佳。不過作為特步第一位NBA現役代言人,比斯利的這一筆簽約也需要觀察更長時間的效果。可以看出,無論是主力球員、新秀還是角色球員,國牌們不僅會押寶球員本身的實力與話題度,更會看重球隊的競爭力,比如湖人、勇士兩隊的陣中,就有了3家國牌入手。對比過去,近幾年國牌在NBA中的代言人名單明顯增長,幫助品牌們曝光度更上一層樓。
當下,幾大國牌們都在NBA找到了自己的當家代言人,各大簽名系列層出不窮,他們扛起了為品牌宣傳和帶貨的重任,多位球員也正在開啟中國行。但在剛剛過去的2022-23賽季,沒有一位國牌簽約球員進入到全明星陣容。2023全明星陣容品牌代言一覽,國產品牌無一人入選這其中的原因有很多,畢竟2022年全明星還有威金斯、巴特勒和范弗利特等3人入選。這其中,也許有球星逐漸年長、球隊表現不足等原因,更有因疫情而難以出國洽談進而擱置簽約的考量。這背后,國牌們的球星吸引力有限。回看成功簽約的球星中,無論是韋德、巴特勒、湯普森、海沃德、威金斯這些全明星球員,還是前幾年的奧尼爾、加內特、隆多、霍華德等球星,都是在成名之后或者職業生涯暮年,才被國牌們簽下。雖然大牌球星們更愿意追求海外品牌,但在角色球員崛起的當下,體育國牌們押注潛力新星的故事,都取得了不小的驚喜,并通過這些球員的成長進行更新換代。無論是去年奪冠的威金斯,還是今年奪冠的阿隆·戈登,以及不斷證明自己的「村曼巴」里夫斯、重回籃網的丁威迪以及話題度頗高的阿爾瓦拉多等等。與此同時,今年闖入總決賽的熱火隊中,馬丁、文森特、 鄧肯·羅賓遜和斯特魯斯等一眾落選秀表現亮眼。因此相比較追求頂尖球星,眾多落選秀在NBA站穩腳跟并且上演勵志故事,這一環境對于國產品牌的代言策略而言十分有利。的確,頂級賽事的代言人,不僅是產品與科技實力的證明,更是品牌精神絕佳傳播方式。今年季后賽,很多球迷都被巴特勒的勵志所感染,強硬標簽進一步被升華,他在總決賽第一場中更是穿上了李寧的定制T恤,前面寫的是:帶我們去那兒,背后則寫道:再贏四場,對應著李寧「一切皆有可能」的品牌口號,巴特勒的黑八故事是最好的展現方式。回看過去的一個賽季,在眾多「贏麻了」、「血賺」的簽約中,透出了國貨們獨到的眼光,同樣蘊藏著運動品牌球員營銷的趨勢與機遇,在中國行不斷復蘇的這個夏天,國牌們仍需通過代言故事來尋求新的突破,在籃球鞋市場中擴展更多版圖。GOFE運動時尚潮服展
這幾日,安踏簽約歐文的消息甚囂塵上,擁有了接近歐文機會的萬千球迷們為之振奮,而一旦雙方完成簽約,又一位NBA全明星球員的到來,對于國產品牌而言無疑是一次新的突破。畢竟,角色球員的超常發揮仍足以帶動一個品牌球鞋的全面走紅,但對于品牌更高的追求來說,當紅球員的站臺是國牌們突出重圍的重要武器。
此前在上腳安踏球鞋以后,歐文近期又在公開場合身穿安踏服裝在當下,耐克在NBA的地位相當穩固,且幾乎霸榜NBA球鞋頻次榜單,也是眾多球星與球員的首選。據球鞋媒體KIXSTATS數據統計,上賽季有67%的球員穿耐克,Jordan則有7.5%,阿迪達斯則有11%的份額,UA和Puma各有十幾名球員,此外New Balance也有幾位簽約球員。2022-23賽季NBA球員常規賽球鞋品牌選擇占比(KIXSTATS數據)今年3月21日,耐克CEO馬特·弗萊德在2023年第三季度財報電話會中表示,「消費者需求推動了耐克專業產品線和生活方式線的強勢增長,詹姆斯、阿德托昆博、東契奇系列產品實現高雙位數增長,幫助耐克在籃球市場占據更多份額。」而國牌們則不太容易獲得頂尖球員的認可,尤其是球隊的當家球員,畢竟球員個人魅力所帶來的球迷基數,則是實打實的「帶貨」目標群體,籃球鞋不如其他產品線擁有更多的穿著場景,而是更聚焦在功能性、科技含量上,所覆蓋的消費群體也更為垂直。因此,再次簽下頂尖全明星,不僅是國牌向國際市場發起沖擊的重要一步,更是開拓國內市場版圖的重要方式。此外,當下的國牌需要補充一些新鮮血液的加入,不僅是有實力、有榮譽、更需要有話題度、性格鮮明的球星代言人,以此來提升品牌整體的感染力與精神屬性。正如Air Jordan 1被視為永遠的圣杯,不僅僅是作為街頭服裝和時尚的代名詞,而且承載著「飛人」喬丹的光榮歷史,并且在時代浪潮中成為了球迷與消費者自我肯定、構建身份認同的重要標志。通過球星讓更多消費者找到情感共鳴,進而轉移到對品牌的認同感,無疑是代言簽約的重要一環。不過在這個過程中,隨著國牌企業的不斷壯大,對于頂尖球星的追求不一定要局限在明星球員上,國產球員與賽事,以及產品外觀、聯名設計等方面入手,同樣是品牌營銷層面的未來方向。國牌最早的NBA海外球星營銷,可能要追溯到18年前的2006年,李寧簽約騎士隊后衛達蒙·瓊斯,那時的NBA代言能幫助品牌打開市場知名度,同時為產品質量背書,證明國牌球鞋的質量、技術與設計能如海外品牌一樣適應頂尖賽事的舞臺。如今在疫情之后,從海沃德、凱爾登·約翰遜到丁威迪、林書豪,以及即將到來的戈登甚至歐文,海外球星的中國行正在火熱起來,他們的到來不僅滿足了球迷們的溝通訴求,更是國產運動感品牌擴大近距離走向大眾的重要方式。GOFE運動時尚潮服展球星效應是一個聯賽的招牌,同樣可以是一個品牌的門面,在當下與未來散發著熠熠光芒。十年后,如果還有消費者愿意追求一雙老款簽名鞋,那可能是對喬丹、科比的認可,但AJ與耐克的成功卻絕不僅僅因為簽下了這些球員。對于體育國牌們而言,未來如何講述代言故事仍有非常廣闊的天地,針對代言人的選擇,可能只是這個過程中的一段開始。文章來源:體育產業生態圈